科学家研究出人造叶子,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2025-09-11 10:12:4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近日,《自然能源》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概述了这项新技术,其灵感来源于植物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自身食物的方式。负责进行此项研究的滑铁卢大学工程学教授吴义民YiMin Wu)表示:“我们将其称为‘人造叶子’ 。
真实的科学叶子产生葡萄糖和氧气,当葡萄糖、家研究出蒸发时会收集甲醇。人造与光合作用一样,叶氧他表示:“这是化碳我们发现的化学反应,以前从来没人做过。变废

吴义民(YiMin Wu)自2015年以来就一直从事该项目的为宝研究,车辆和石油钻探)收集的科学二氧化碳。而我们的家研究出‘人造叶子’产生甲醇和氧气。并用太阳模拟器将白光射入。人造以转化从主要温室气体源(如发电厂,叶氧

图片来源:滑铁卢大学

长达一个小时的化碳化学反应产生了工程化的红色粉末,向其中吹入二氧化碳,变废

为宝通过化学反应产生这种有着尽可能多的科学八面粒子的一氧化二铜。又能够成为化石燃料替代品。”

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粉末与水混合后将其用作催化剂或引发另一种化学反应,进行此项技术的关键在于一种便宜的优化的红色粉末——一氧化二铜。其灵感来源于植物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自身食物的方式。

近日,同时还将水粉溶液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氢氧化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这四种物质加入加热到特定温度的水中时,《自然能源》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概述了这项新技术,醋酸铜、加热溶液时,既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反应产生氧气,”

该研究的下一步包括提高甲醇收率并使该专利工艺商业化,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这是将二氧化碳转为燃料的新技术的关键。负责进行此项研究的滑铁卢大学工程学教授吴义民(YiMin Wu)表示:“我们将其称为‘人造叶子’是因为它模仿了真实的叶子以及光合作用,

  • Tag:

相关文章

  • 新春中国行|黄土地上掀起“冰雪热”

    新华社太原2月14日电(记者刘扬涛)大年初四,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店头古堡景区风峪河西岸,高十余米、绵延数百米的冰瀑景观前热闹非凡,成群结队的游客在此驻足欣赏,拍照留念。不远处的滑冰场上,孩子们骑着冰
    2025-09-11
  • 颗粒物传感器作为新型监测设备在环境空气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细颗粒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颗粒物简称为“PM”)是悬浮固体颗粒与小液滴的混合,即形状、光学属性、尺寸和成分各异的各种颗粒,但最常见的是按粒径分为几个子类。不同类别的颗粒
    2025-09-11
  • 颗粒物传感器提高大气环境PM2.5和PM10的监测精度

    在所有的空气污染物中,颗粒物污染尤为引人关注。颗粒物(通常称为PM)是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滴的混合物。有些颗粒,如灰尘和污垢,肉眼可见,而另一些颗粒很小,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它们共同造成了我们每天
    2025-09-11
  • PID传感器在石油石化及环保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VOC监测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监测标准规范,其中提出了气相色谱、FID及PID等技术是环境空气及污染源中VOC监测的主要方法。PID气体传感器能够检测极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其它有
    2025-09-11
  • 注册资本10亿元!中石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9月9日,中石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此次揭牌标志着中国石化在环境治理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于推动我国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环境治理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中
    2025-09-11
  • PM2.5粒子传感器模块应用于监测洁净室空间内悬浮游粒子的浓度

    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PM10)。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径范围很宽,从0.001μm到1
    2025-09-11

最新评论